第 3 年 企业指数 217 分
酸洗钝化是不锈钢表面处理的重要工序,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氧化皮,焊斑,锈斑等并形成稳定的钝化膜,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酸洗钝化后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处理效果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蓝点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不锈钢表面酸洗钝化质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铁氰化钾(K3Fe(CN)6)与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的普鲁士蓝染料,以此来检测不锈钢表面是否存在铁离子污染。铁离子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原电池,会导致不锈钢发生电化学腐蚀。具体操作是将铁氰化钾溶液涂抹在不锈钢表面,如果有铁离子存在,就会出现蓝色斑点,表明该区域的钝化处理可能不够理想。
盐雾试验是一种模拟海洋环境或工业大气环境中氯离子对金属材料腐蚀作用的试验方法。在盐雾试验中,不锈钢样品会被暴露在含有氯化钠的盐雾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暴露后,观察样品表面的变化,如生锈、腐蚀点等,以此来评估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质量和耐腐蚀性能。盐雾试验通常持续数小时到数天,试验结束后,还需要对样品进行清洗和干燥,然后检查表面状况。
酸洗钝化处理不仅影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还会改变其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可以通过触针式轮廓仪或光学轮廓仪来进行。通过测量表面粗糙度,可以评估酸洗钝化处理对表面的影响,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表面质量要求。一般来说,表面粗糙度越小,表明表面质量越高,钝化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越好。
电化学测试,如电位-电流曲线(Tafel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可以用来评估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电化学特性。这些测试能够提供关于钝化膜稳定性、保护效率以及膜层缺陷的信息。例如,通过测量不锈钢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可以判断钝化膜的质量和耐腐蚀性能。此外,电化学阻抗谱可以提供关于钝化膜电阻和电容的信息,从而评估膜层的完整性和保护能。
{{item.AppContent}}